指南者留學“新章?破圈?融合”留學行業(yè)研討會在上海圓滿成功舉辦
收藏已取消
收藏成功
已添加至{{ selectCollectNames.join(',') }}
{{!collectStatus ? '收藏' : '已收藏'}}
指南者留學
2025年08月19日
閱讀量:1125
<p><span style="color: #0086d1;"><strong>2025年8月15日,由指南者留學主辦的“新章?破圈?融合”留學行業(yè)研討會在上海錦江湯臣洲際大酒店拉開帷幕。</strong></span></p>
<p>眾多留學行業(yè)的專家、學者、院校代表以及從業(yè)者,相聚于這場研討會,共同探討在全球教育格局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留學行業(yè)的新趨勢、新挑戰(zhàn)與新機遇。</p>
<p> </p>
<h2><strong>指南者留學創(chuàng)始人張寧開幕致辭</strong></h2>
<p> </p>
<p>研討會伊始,指南者留學創(chuàng)始人張寧致開幕辭。張寧在留學領域深耕多年,憑借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卓越的領導能力,將指南者留學打造成了行業(yè)內的知名品牌。</p>
<p> </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17555943164059.jpg?watermark/1/image/aHR0cHM6Ly9pbmZvLmNvbXBhc3NlZHUuaGsvd2F0ZXJtYXJrMS5wbmc=/dissolve/100/gravity/SouthEast/dx/0/dy/0/ws/0.25/wst/2" alt="" /></p>
<p> </p>
<p>留學行業(yè)應當如何面對當下多變且復雜的宏觀環(huán)境,張寧認為無論國際化環(huán)境如何,留學行業(yè)始終站在一個全新的發(fā)展起點上。不可否認,2025年的國際教育和留學行業(yè)面臨著前所未有機遇,無論是留學目的地的多元化拓展,還是留學服務內容的深度創(chuàng)新,一切變革背后都蘊含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p>
<p> </p>
<p>正是因此,“破圈”成為了當下的主題,突破傳統模式與服務范疇,而數字化是解決該問題的核心手段與升級必經之路。<span style="color: #0086d1;"><strong>指南者留學13年來通過流程線上化、數據化、智能化,不斷為服務品質賦能。</strong></span>盡管數字化轉型需長期投入且過程艱苦,但為滿足客戶對服務品質日益增長的確定性需求,這是留學行業(yè)實現服務品質躍升、邁向服務業(yè)上游的必然過程,也是指南者留學的堅定選擇。</p>
<p> </p>
<p>與此同時,張寧認為<strong><span style="color: #0086d1;">從留學咨詢、申請服務,到境外學習支持、歸國就業(yè)指導,關乎申請服務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實現深度融合</span></strong>,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為學生提供一站式、個性化的留學解決方案。</p>
<p> </p>
<p>張寧的致辭為整個研討會奠定了清晰而深刻的討論基調,引發(fā)了與會嘉賓的強烈共鳴。</p>
<p> </p>
<h2><strong>2025,國際化教育的“巨變”之年</strong></h2>
<p> </p>
<p>還有二周的時間,美國就將迎來秋季入學的留學生入境高峰期,然而今年美國這個秋季學期將會異常冷清,上一次美國如此冷清的秋季開學季還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間。</p>
<p> </p>
<p>最近美國多個研究機構發(fā)布了多份和美國留學生相關的統計和預測,其中美國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NAFSA發(fā)出預警:今年秋季,美國入學的國際學生入學人數可能下降30%至40%,而由此造成的損失將高達70億美元,并影響全美超過6萬個工作崗位!</p>
<p> </p>
<p style="color: rgba(0, 0, 0, 0.9);"><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175559431725700.jpg?watermark/1/image/aHR0cHM6Ly9pbmZvLmNvbXBhc3NlZHUuaGsvd2F0ZXJtYXJrMS5wbmc=/dissolve/100/gravity/SouthEast/dx/0/dy/0/ws/0.25/wst/2" alt="圖片" width="551" height="365" /></p>
<p> </p>
<p>自川普回歸后,讓很多人都覺得既困惑又瘋狂,他和支持者們頻頻針對美國高校和留學生發(fā)難,哈佛、哥倫比亞等名校屢遭政府調查甚至凍結聯邦資金,迫使這些大學在移民政策上不斷讓步。</p>
<p> </p>
<p>有40%的美國大學都預計今年本科國際學生將減少,49%的大學預計研究生國際學生也將明顯下降。NAFSA調查更指出,高達78%的大學已經預期本碩學生的國際招生人數都會下滑,而在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等被特朗普政府重點針對的大學就讀的國際學生,他們會面臨更大的威脅。</p>
<p> </p>
<p><span style="color: #0086d1;">一系列操作下來,美國留子妥妥躺槍,無數中產家庭“藤校夢碎”...</span></p>
<p><span style="color: #0086d1;"> </span></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175559431768631.jpg?watermark/1/image/aHR0cHM6Ly9pbmZvLmNvbXBhc3NlZHUuaGsvd2F0ZXJtYXJrMS5wbmc=/dissolve/100/gravity/SouthEast/dx/0/dy/0/ws/0.25/wst/2" alt="" width="555" height="359" /></p>
<p> </p>
<p>另一方面,香港順勢而上成為“新頂流”。距離香港高校高調接收哈佛等美國頂尖大學轉校生,已經過去2個月了。最近在無線電視節(jié)目《講清講楚》中,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透露,香港八所大學近期收到的1100多宗咨詢,不僅有被哈佛錄取的學生,也包括很多原本計劃去其他美國名校的申請人。</p>
<p> </p>
<p>這些學生當中,有的已經拿到了美國大學offer,只等簽證下來了就能去;還有一些已經在美國上學,但因為種種原因決定中途轉學來香港。</p>
<p> </p>
<p>數據顯示,<strong>香港大學</strong>已收到超400份轉學相關申請,其中有200多份是本科或研究生正式轉學申請,目前有20人成功被錄取。</p>
<p>其他幾所港校的轉學戰(zhàn)績也很亮眼:</p>
<p> </p>
<p><strong>香港理工大學</strong>在今年7月表示,已收到接近150宗學生查詢,并向多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發(fā)出錄取通知,其中還包括一名來自哈佛的研究生。</p>
<p> </p>
<p><strong>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嶺南大學</strong>截至6月底,分別發(fā)出了3份和2份轉學offer。</p>
<p> </p>
<p><strong>香港城市大學</strong>接獲多名正在美國或已經獲得錄取赴美讀博士的學生查詢入學,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學校正在積極對接,協助他們在下學年轉讀城大博士項目。</p>
<p> </p>
<p><strong>香港科技大學</strong>7月初宣布已經發(fā)出了15份offer,目前接收至少6個持哈佛錄取通知或正在哈佛就讀的學生,包括來自巴基斯坦、格魯吉亞及中國內地的學生。</p>
<p> </p>
<p><span style="color: #0086d1;">在動蕩留學局勢下,不只是香港,整個亞洲乃至世界留學趨勢都在刷新!</span></p>
<p> </p>
<p>而這場以“新章·破圈·融合”為主題的國際教育行業(yè)盛會,匯集了來自國內外的留學教育領域精英、留學機構負責人、行業(yè)專家,共同探討探索教育驅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國際化教育提升”及“未來人才培養(yǎng)方向”。</p>
<p> </p>
<h2><strong>英國留學:政策與優(yōu)勢雙維解讀</strong></h2>
<p> </p>
<p>在主題分享環(huán)節(jié),<strong>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教育市場經理武新平</strong>帶來了英國留學趨勢的最新分享。作為英國教育高級項目官員,武新平在國際教育領域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豐富經驗,他長期致力于推動中英教育合作,在行業(yè)內享有極高的聲譽。</p>
<p> </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175559431918624.jpg?watermark/1/image/aHR0cHM6Ly9pbmZvLmNvbXBhc3NlZHUuaGsvd2F0ZXJtYXJrMS5wbmc=/dissolve/100/gravity/SouthEast/dx/0/dy/0/ws/0.25/wst/2" alt="" width="585" height="390" /></p>
<p> </p>
<p>武新平在演講中強調英國擁有眾多世界頂尖學府,其在多個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教學水平均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和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p>
<p> </p>
<p>當下的留學環(huán)境中,英美均收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strong><span style="color: #0086d1;">英國留學政策依舊呈現出一系列的積極調整。</span></strong></p>
<p>英國政府放寬了部分簽證政策,延長了畢業(yè)后工作簽證的時長,這為留學生在英國積累工作經驗、提升職業(yè)競爭力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在院校申請方面,隨著中國學生申請數量的持續(xù)增長,英國高校也在不斷優(yōu)化招生流程,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化特點。</p>
<p> </p>
<p>英國留學在教育質量、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積極態(tài)勢,將為中國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fā)展平臺,也進一步促進中英兩國在教育領域的深度交融與共同發(fā)展。相信在未來的中英教育交流上將會迸發(fā)出更多的火花,也為中國申請者帶來更多的機遇與可能。</p>
<p> </p>
<h2><strong>新加坡留學:教育發(fā)展新洞察</strong></h2>
<p> </p>
<p>論壇上,來自<strong>南洋理工大學的碩士招生官Alvin Tay</strong>帶來了新加坡教育發(fā)展趨勢的最新解讀。</p>
<p> </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175559432069198.jpg?watermark/1/image/aHR0cHM6Ly9pbmZvLmNvbXBhc3NlZHUuaGsvd2F0ZXJtYXJrMS5wbmc=/dissolve/100/gravity/SouthEast/dx/0/dy/0/ws/0.25/wst/2" alt="" width="516" height="344" /></p>
<p> </p>
<p>Alvin Tay在新加坡教育領域深耕多年,對新加坡高校的招生政策和教育體系有著深入的了解。他表示,新加坡教育體系以其高度的國際化、多元化和實用性而聞名于世,新加坡政府也在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教育環(huán)境。</p>
<p> </p>
<p>招生方面,新加坡各大院校在保持對學術成績嚴格要求的同時,同樣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特長。以南洋理工大學(NTU)為例,除了考察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還會關注學生的科研能力、社會實踐經驗、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團隊協作精神等。</p>
<p> </p>
<p>與此同時,NTU的專業(yè)設置也日益貼合市場需求,<span style="color: #0086d1;"><strong>不斷推出新興專業(yè),如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生物醫(yī)學工程等融合型新興項目。<span style="color: #3e3e3e;">作為亞洲的金融、科技和商業(yè)中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環(huán)境也為留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國際化的視野。依托于新加坡強大的科研實力和產業(yè)基礎,NTU也一直致力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習和就業(yè)機會。</span></strong></span></p>
<p> </p>
<h2><strong>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破界融合新思路</strong></h2>
<p> </p>
<p>活動中,<strong>英國阿德科特學校、米德爾頓公學校董胡靖</strong>以“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新范式”為主題進行了分享。胡靖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傳統的教育模式已難以滿足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的需求。</p>
<p> </p>
<p> <br /><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175559432145296.jpg?watermark/1/image/aHR0cHM6Ly9pbmZvLmNvbXBhc3NlZHUuaGsvd2F0ZXJtYXJrMS5wbmc=/dissolve/100/gravity/SouthEast/dx/0/dy/0/ws/0.25/wst/2" alt="" /></p>
<p> </p>
<p>當下,留學市場的“多元化”更趨明顯,“平價留學時代”再度到來:<span style="color: #0086d1;">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等地區(qū)成為熱門選擇,取代了過往英美“獨大”的格局。</span>變化的核心,是家長對“教育價值”的判斷回歸理性——不再盲目追求“高端標簽”,而是更看重教育投入與產出的匹配度。</p>
<p> </p>
<p>教育出海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隨著中國式全球化時代到來,教育機構“走出去”已成趨勢:2023年,中國教育集團共完成43起海外學校收購或獨立辦學案例,53%集中在美英,而今年東南亞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p>
<p> </p>
<p>國際教育的本質,從來不是“出國教育”,而是“先進、現代的教育”。未來的方向必然是“先進教育的本土化融合”——中國教育機構走出去的同時,海外學校也將更深入進入中國,形成雙向融合的生態(tài)。</p>
<p> </p>
<h2><strong>指南者大數據:洞察留學市場動態(tài)</strong></h2>
<p> </p>
<p>隨著亞洲留學趨勢的變更,多元化的留學目的地成為更多家庭的教育選擇。研討會上,<strong>指南者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馬純凝</strong>進行了主題為“主流留學目的地數據趨勢分析”的演講。</p>
<p> </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175559432338432.jpg?watermark/1/image/aHR0cHM6Ly9pbmZvLmNvbXBhc3NlZHUuaGsvd2F0ZXJtYXJrMS5wbmc=/dissolve/100/gravity/SouthEast/dx/0/dy/0/ws/0.25/wst/2" alt="" /></p>
<p> </p>
<p>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深入分析,馬純凝在活動中為大家呈現了美、英、澳、加等主流留學地區(qū)的最新動態(tài)。</p>
<p> </p>
<p>數據顯示,近年來美國留學申請量雖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但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英國留學申請量則呈現出持續(xù)增長的態(tài)勢;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憑借其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前沿的學術能力以及良好的就業(yè)環(huán)境,快速成為中國學生熱門的留學選擇。</p>
<p> </p>
<p>24屆畢業(yè)生中,多數高校留學人數呈顯著增長態(tài)勢:<span style="color: #0086d1;">清華大學留學人數從23屆的503人增至24屆的672人,</span>接近2009年699人的歷史峰值;<span style="color: #0086d1;">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校增長超100人</span>;華南師范大學因港澳地區(qū)留學熱度攀升,<span style="color: #0086d1;">留學人數近乎翻倍。</span></p>
<p>在熱門專業(yè)方面,計算機科學、金融、商業(yè)管理、傳媒等專業(yè)依舊是申請的熱門領域,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一些新興專業(yè)如人工智能、數據科學、新能源等的申請熱度也在不斷攀升。</p>
<p> </p>
<p>內地本科畢業(yè)生的碩士留學市場,正從“單向奔赴歐美”轉向“全球布局、亞洲聚焦”。隨著全球教育資源的進一步流動與國內就業(yè)市場的變化,這一領域或將涌現更多新趨勢,但<span style="color: #0086d1;">“以需求為導向、以價值為核心”</span>的留學邏輯,將始終是主線。</p>
<p> </p>
<h2><strong>圓桌論壇共話國際化教育新方向</strong></h2>
<p> </p>
<p>本次活動還特別設置了圓桌論壇環(huán)節(jié),來自行業(yè)內的多位專家、院校代表圍繞<strong>“中外教育融合,協同國際人才培養(yǎng)”</strong>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討。</p>
<p> </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175559432425155.jpg?watermark/1/image/aHR0cHM6Ly9pbmZvLmNvbXBhc3NlZHUuaGsvd2F0ZXJtYXJrMS5wbmc=/dissolve/100/gravity/SouthEast/dx/0/dy/0/ws/0.25/wst/2" alt="" /></p>
<p> </p>
<p>論壇由<strong>精英說創(chuàng)始人吳菁主持</strong>,參與討論的嘉賓包括:</p>
<ul>
<li>
<p>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教育市場經理武新平</p>
</li>
<li>
<p>南洋理工大學碩士招生官Alvin Tay</p>
</li>
<li>
<p>指南者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馬純凝</p>
</li>
<li>
<p>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文</p>
</li>
<li>
<p>上海宏潤博源高級中學執(zhí)行校長劉劉</p>
</li>
<li>
<p>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藝術國際本科項目負責人毛騰飛</p>
</li>
</ul>
<p> </p>
<p>圍繞“未來五年,留學行業(yè)將呈現怎樣的主流趨勢”,活動特邀嘉賓、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教育市場經理武新平指出,<span style="color: #0086d1;"><strong>中外教育融合是培養(yǎng)國際人才的必由之路。</strong></span>在融合過程中,要注重發(fā)揮中外教育各自的優(yōu)勢,實現互補共贏。</p>
<p> </p>
<p>如何以理性判斷破解“學校排名VS專業(yè)適配”的選擇困局?活動特邀嘉賓、南洋理工大學碩士招生官Alvin Tay認為,從當下的趨勢來看,學生和家長在專業(yè)選擇上更加務實,傾向于與職業(yè)密切相關的專業(yè),但仍需結合個人興趣和特長。</p>
<p> </p>
<p>專業(yè)圈子對職業(yè)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而<span style="color: #0086d1;">研究生求學階段相對特殊,</span><span style="color: #0086d1;">更多的申請者以就業(yè)為導向,因此選擇專業(yè)優(yōu)先,而非單純追求學校排名。</span>此外,實習和職業(yè)體驗在專業(yè)選擇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幫助學生更早明確職業(yè)方向,因此建議本科學生多做實習可求更精準的鎖定求學和就業(yè)目標。</p>
<p> </p>
<p>圍繞中外合作辦學與留學服務創(chuàng)新發(fā)展、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與文化共融等核心議題,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文認為不同階段的國際化教育有著不同的目標,以“西交利物浦”為例,成熟優(yōu)質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完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國際教育。</p>
<p> </p>
<p>上海宏潤博源高級中學執(zhí)行校長劉劉則分享學校教育如何面向未來發(fā)展;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藝術國際本科項目負責人毛騰飛闡述了國際本科課程中,新興專業(yè)的融入與資源整合,為學生帶來的國際教育視野及廣闊就業(yè)空間。</p>
<p> </p>
<p>圓桌論壇環(huán)節(jié),指南者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馬純凝也從不同的數據視角,洞悉國際教育及人才培養(yǎng)的當下和未來。</p>
<p>針對“國際教育的目標,如何培養(yǎng)全球勝任力的學生”這個議題,嘉賓們一致認同:中國教育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國外教育則更強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span style="color: #0086d1;"><strong>將兩者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方為關鍵。</strong></span></p>
<p> </p>
<p>此外,嘉賓們還就如何加強國際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提升留學服務質量、應對留學市場的競爭與挑戰(zhàn)等問題發(fā)表了各自的看法,現場氣氛熱烈,思想碰撞出諸多火花。</p>
<p> </p>
<p>當指南者13載專業(yè)沉淀激蕩行業(yè)新聲,品牌力量與服務初心正賦能留學群體成長之路。而這場“破圈融合”的行業(yè)盛會,將以深度溝通與緊密合作為墨,為留學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譜寫共贏新篇!</p>
<p> </p>
<p><span style="color: #0086d1;"><strong>未來,指南者留學將繼續(xù)秉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專業(yè)為導向”的服務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strong></span>攜手行業(yè)同仁,共同推動留學行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更多學生實現留學夢想、成就美好未來貢獻力量。</p>
<p> </p>
<p> </p>
<p><em><strong>END</strong></em></p>
<p style="color: rgba(16, 15, 16, 0.87);"> </p>
<p style="color: rgba(16, 15, 16, 0.87);"><span style="color: #1dadff;">▼</span></p>
<div class="qrcode-content-wrapper" contenteditable="false">
<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293px; left: 20px; z-index: 2;" contenteditable="false"> </div>
<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1537px; left: 149px; z-index: 2;" contenteditable="false"> </div>
<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2217px; left: 147px; z-index: 2;" contenteditable="false"> </div>
<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3546px; left: 132px; z-index: 2;" contenteditable="false"> </div>
<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4430px; left: 166px; z-index: 2;" contenteditable="false"> </div>
<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5293px; left: 20px; z-index: 2;" contenteditable="false"> </div>
<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6320px; left: 20px; z-index: 2;" contenteditable="false"> </div>
<div style="position: absolute; top: 7461px; left: 20px; z-index: 2;" contenteditable="false">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