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士蘭大學 | 環(huán)境法未能保護瀕危物種
指南者留學
2023-01-25 16:45:59
閱讀量:1195
<p>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表明,聯(lián)邦環(huán)境法未能緩解澳大利亞的物種滅絕危機。</p>
<p> </p>
<p>昆士蘭大學博士候選人Natalya Maitz領導了一個合作項目,該項目分析了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潛在的棲息地損失,發(fā)現(xiàn)《1999年環(huán)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EPBC)并沒有保護受威脅物種。</p>
<p> </p>
<p>邁茨表示:“根據(jù)開發(fā)項目對環(huán)境的影響對其進行分類的體系或多或少毫無價值。”</p>
<p> </p>
<p>“在國家生物多樣性監(jiān)管機構認為‘重要’或‘不重要’的項目中,受到威脅的棲息地被破壞的數(shù)量在統(tǒng)計上沒有顯著差異。”</p>
<p> </p>
<p>根據(jù)EPBC法案,想要啟動對受保護物種有潛在“重大影響”的項目的個人或組織必須尋求進一步的聯(lián)邦審查和批準。</p>
<p> </p>
<p>被認為不太可能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開發(fā)項目不需要聯(lián)邦政府進一步批準。</p>
<p> </p>
<p>邁茨女士說:“但隨著法律的實施,具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清除的物種棲息地與被認為是低風險的項目一樣多。”</p>
<p> </p>
<p>“如果立法能夠有效地保護受威脅的棲息地,我們預計在被歸類為不太可能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項目下,環(huán)境敏感的棲息地將被清理得更少。”</p>
<p> </p>
<p><img src="https://www.uq.edu.au/news//filething/get/280877/SCI%20EPBC%20fail%20bulldozer%20250W.jpeg" alt="Bulldozer sitting on cleared land under pink sky. Adobe" width="250" height="188" /> </p>
<p>這項研究調(diào)查了在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全球森林砍伐熱點地區(qū))為受威脅物種、遷徙物種和受威脅生態(tài)群落提供棲息地的項目清除的植被。</p>
<p> </p>
<p>合著者馬丁·泰勒博士說,監(jiān)管機構的“重要”分類似乎在監(jiān)管機構的決策中沒有一致的、定量的依據(jù)。</p>
<p> </p>
<p>泰勒博士說:“無論是法案本身,還是監(jiān)管機構,都無法為構成重大影響的因素提供明確、科學可靠的閾值,比如x公頃的棲息地對y種物種的破壞。”</p>
<p> </p>
<p>“許多物種已經(jīng)失去了大部分被認為不重要的棲息地。”</p>
<p> </p>
<p>“例如,由于不太可能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項目,虎鼬失去了82%的棲息地,而灰頭飛狐失去了72%。”</p>
<p> </p>
<p>“這些物種正在走向滅絕,除非阻止這些威脅,否則政府將無法實現(xiàn)零滅絕的目標。”</p>
<p> </p>
<p>泰勒博士說,這項研究強調(diào)了轉診決策過程中似乎存在的不一致,這是格雷姆·塞繆爾在2020年EPBC法案獨立審查中提出的一個問題。</p>
<p> </p>
<p>泰勒博士說:“這些發(fā)現(xiàn)強調(diào)了考慮累積影響的重要性,以及制定嚴格和一致應用的科學可靠閾值的必要性——在起草即將到來的改革時需要考慮這些因素,以便給澳大利亞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樣性一個努力的機會。”</p>
<p> </p>
<p>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將對立法進行重大改革。</p>
<p> </p>
<p>這項研究發(fā)表在《保護科學與實踐》雜志上。</p>
<p> </p>
<blockquote>
<p>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聞直譯,僅供參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學態(tài)度觀點。</p>
</blockquote>